10个小时之前,有人发现微软PDC 2008的Agenda里赫然列出八个名为“Windows Strata”的Session,据猜测应该是Windows云计算的网络操作系统的正式产品名称吧。Steve Ballmer这只大猴子终于踏上了一片云彩,变身孙悟空了!

[singlepic=18062]

据说,Windows Strata可以使提供在互联网上的 .NET应用程序可以直接运行。
之前的消息说,在周四的法国CIGREF大会上,鲍尔默透露,他们将称这操作系统为Windows 某某(之前成为:Windows Cloud),他将在四周后和大众见面,届时微软将为这款操作系统名称注册商标。
对于“cloud”的运作,鲍尔默称,它需要进行转换并且运用到微软开发的大部分工具,他们将使用 Silverlight技术使.Net在浏览器中运行,浏览器不是用户赖以生存的工具,其实PC应用程序拥有更好的用户界面,而浏览器程序也可以在非 Windows中运行,并且易于管理。

P.S. 我注册了www.windowsstrata.net这个域名…

计算机行业有着很多条轴线,你可以安装你想起来的去总结,总归错不了。某人说,计算机行业是唯一比女人更时尚的事物,此话不假。
最庸俗的轴线是软件之争,Firefox侵蚀着Internet Explorer的市场,Chrome占有率维持在0.7%之流,着实浅显得很,因为即便是初次使用计算机的用户,都会觉得Firefox较IE更快一些,左右用户选择的,其实是习惯问题,改起来也容易。
以前是语言之争,关于C#和Java哪个更好的问题听了不知道多少个版本了。其实当各种语言各自发展,都在数学及逻辑上具有了完备性之后,任何功能都可以实现了,并不存在哪种语言能做的,另一种种就不能做的问题,只不过侧重点不一样,实现的难易程度不一样而已。也许有人会说,你会做很多重新发明轮子的工作,Well,我勤奋,你管得着吗?
有点商业头脑的人,总觉得行业是公司之争,某想公司收购了某M公司的个人计算机部门,某通公司想不通为什么当年要把硬盘事业部卖给W某公司…其实公司只是个皮囊而已,关键的东西还是公司的产品。
其实软件行业是平台之争。平台之上,风光无限,平台之下,暗涌横流。

1. 操作系统平台之争
操作系统之争是计算机行业本源之一,从70年代到现在一直在不停竞争,在这之中,诞生了世界第一的公司,也毁灭了不知道多少的昔日计算机业巨鳄。
不过据本人观察,这段时间操作系统竞争趋于平静化,各家继续保持着依旧的占有率,Ubuntu为首的Linux操作系统也渐渐失去了某些风光,很多人真的只是玩玩而已,习惯的驱使,其实是硬件驱动的驱使,使得很多人继续使用着Windows。不是说Windows的日子好到哪去,在一只大猴子的带领下,某软渐渐地软了,据说这只大猴子最近看好一片云,要做孙悟空了。

2. 游戏平台之争
选择了PSP之后,才对这样的一个庞大而又不太引人注目的行业产生深深地兴趣。游戏行业完全是平台游戏,各家互不兼容,让游戏厂商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NDS,要么PSP,要么动用2倍以上人力物力分别做一套。
家用机方面,Wii依旧火热,并演化出了现代酒吧的某些特质,玩Wii的人不只是为了那个虚拟世界,而是牵动的真实世界,居然出现了陪玩行业,游戏似乎已经不再属于宅男,这些人,要出世了。
XBox360是垃圾。
PS3无创新。这两个没什么好说的。

3. 成功与失败
这年头,谁拥有了眼球,谁就拥有了财富。平台是最赚钱的东西,当然前提是你要做对。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微软有很多如同XBox360和Zune这样脑残的东西,但是主线产品,Windows,Office,SQL Server,.NET Framework,Internet Explorer,IIS,DirextX还是组成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阵线,这一套东西,其实只要充分发挥,吃掉整个行业似乎不成问题。
当然这样的优势并不是谁都能做的,比如一个叫做Flex的平台,这是什么东西嘛。

我从来不用QZone,也从来不觉得用QZone的人有多么明智,因为QZone是我见过最囧的博客程序。在我心目中,只有90后脑残的人们,和中科院的院士,才是QZone的用户。
今天QQ上提示有两个QZone提示消息,不把提示消灭成0我不甘心,终于点进去了。
第一囧,QZone居然在Firefox里成功打开,让我有了一丝好感,不错,有进步,要知道以前用Firefox开QZone总是进入一个RSS Feed的地方,很怪。
第二囧,我在右上角发现这个:

[singlepic=18061]

恬不知耻的腾讯向我示威:“您打开空间所用时间仅为3.966秒,速度相当快喔!”
我终于出离愤怒,关掉QZone,站起身来,终于明白为什么挂牌的人会指定一个条件:毕业后打算去腾讯的不要。

作为微软技术的支持者,我真的不想驳微软的面子,可是…
今天听说Windows Server 2008标准版已经加入了微软学生中心,打算看看去,想不起学生中心的地址,就从英文页进入。几步之后我看到了这个页面:

[singlepic=18060,700,280]

在确认了几次浏览器地址栏,的确带有ms字样之后,我无语了,怎么可以在实际应用的产品页面,使用Apache呢?而且居然还是Apache默认页,这是哪个菜鸟干的?

微软刚刚宣布了Visual Studio 2010(Code name “Rosario”)和.NET Framework 4.0。

“With Visual Studio 2010 and the .NET Framework 4.0, we are focused on the core pillars of developer experience, support for the latest platforms spanning client, server, services and devices, targeted experie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types, and core architecture improvements,” said S. “Soma” Somasegar,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the Developer Division at Microsoft. “These pillars are designed specifically to meet the needs of developers, the teams that drive the application life cycle from idea to delivery, and the customers that demand the highest quality applications across multiple platforms. You can expect to hear a lot more about Visual Studio 2010 and the .NET Framework 4.0 in the coming months.”

先看一个截图吧:

[singlepic=17754]

这是新浪某新闻页面的一个源代码截图,网页在这里:http://news.sina.com.cn/c/2008-09-19/095016318920.shtml。其中,伊利明显带有了危机公关的意味,每个关键字伊利两个字之间被人为地加上了<!>这个理论上不合规范的注释符号。FYI. 合法的HTML注释应当是类似这个样子:<!– 注释内容 –>,且注释内容部分不能再包含”-“连字符号。但是因为浏览器会拼命纠正错误的HTML语法,<!>的写法会让浏览器认为这是个注释,只是不合法,因此,”伊<!>利”HTML串被解析成”伊利”,看起来和不加没有区别。

但是对于搜索引擎而言则不是这样子。搜索引擎是Web标准的重要获益者,基本都是按照标准去实现,”伊<!>利”这样的字符串会被认为都是正文,自然不会匹配关键字”伊利“,这样,这个发表在核心新闻网站的负面文章,就和伊利没有了关系。

最近对Vista蚕食C盘的行为再也忍耐不下去了。原来XP对于20GB的C盘都能跑得很好,以至于我装过几台电脑新手的机器,分区分过15GB,甚至分过10GB,现在C盘分60GB给Vista,照样几个月就见红,气个半死。
装XP吧,首先犯了个错误,也不知道哪里吃错了药,把我的ThinkPad用Lenovo的OEM的盘装了下,第一次装了个精简版XP,把Outlook Express给精简掉了,这倒没啥,因为我从来就没用过这个东西,也一直认为是垃圾,可是这一精简把inetcomm.dll也给整没了,我下载的却怎么也注册不上了。为什么这个DLL这么重要呢,因为没有它,MSN里的备注和分组名中文部分都会是乱码,而且还不能改,卸载,升级,降级MSN都没办法,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这个版本XP SP3破解的不错,我的ThinkPad没让我激活,于是我想装个不太精简的,这样才能得到那个DLL不是?于是又下了一个Lenovo OEM的XP,这下可坏了,装好发现需要激活,这才发现如此低级失误啊!虽然ThinkPad卖给了Lenovo,可BIOS信息还是”IBM Corperation”啊!
无奈又下了一个版本去装,又犯错了…格错盘了,全硬盘数据都丢啦~
其实这也不怎么怪我,上次格式化是Vista下做的,分区表好像有点不一样,在XP下看起来大小是乱的,才…
不管怎么说,给别人装机器从来没出过格错盘的事情,格错自己的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次说起丢数据,其实没多少,因为最近用了个狠招来备份数据,美其名曰“云计算”,我现在重要数据传到美国的服务器上,小的数据文件和开发代码全都及时用SVN同步到美国的服务器,只要中美不打仗,这应该是没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