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estone越来越近了, 事情也越来越紧, 感觉每天过得也很快. 总觉得一天还没做点什么的时候就要结束了. 这两天北京天气很抽风, 每天晚上九点半定时下雨, 持续三天是相当给面子, 估计老天爷也知道要加班, 用一场场暴雨来阻挡住员工和学生的回家之路~ 然后很奇怪的是西格玛五楼下雨的时候居然也会漏水, 不是顶层却像没有顶一样哗哗漏水进来, 坐在那边的兄弟们肯定受苦不少, 听说都早早关了机器, 把电脑抬到桌子上来, 人就直接该去哪去哪了…
最近和一位PM(中国人.. Adnan事件之后对PM有心理阴影)打了不少交道, 在他领导下工作直接使我对于PM的概念有了不小的转变. 我以前因为做PM是很简单的事情, 只要控制好时间结点, 工作计划之类的就可以了, 可真的合作起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在关键问题上, 他会很认真, 很无情, 很多学生因此很怕他. 而且他的理论功底应该很强, 不但能够清晰地画出一大张XML文件结构设计图, 还能够亲自下手写程序. 今天晚上大家都不能回家那会儿, 我就和Peng一直讨论我做的模块上的系统结构设计问题, 他很耐心地听完我的设计, 最后提出自己对这个设计的看法和改进意见, 说实话, 他的设计方案的确好过我原来的那一个. 从他身上能学到不少东西~
标签: 微软
北京这几天-第二十九天
最近好忙啊. 被牵制在一件事情上很长时间了, 需求也经常变, 希望这几天能有所突破. 北京连续两天下了不小的雨, 看来今年的雨是准备在所有城市都降临一遍了. 晚上的时候颖子, 小管, 雯静和刘宁来西格玛吃饭呢, 大家一聊时间就过得很快, 回到楼上的时候已经是九点, 这时候雨还没下, 不知道他们几人回去路上有没有被淋到…
讲一件好玩的事情. 西格玛微软工作人员都有一张门卡, 上面印有照片, 并以颜色区分Vendor和员工, Vendor是橙色, 员工是蓝色. 装在一个透明套子里面用一根青色并带有”Microsoft”的带子拴着. 新来的一般是这样来用的. 其实, 这个上面还能看出这个人的资历来, 你信不… 新来的人那条带子颜色鲜艳, 清亮得很, 来过几年的老员工, 那根带子, 基本看不出原色是什么, 就是黑乎乎一根绳子. 再说透明套子, 刚来的时候确实透明, 随着时光流逝, 会变黄… 再说卡, 卡片会掉色, 从掉色程度上可以看出卡不在套里的时间, 当然颜色越淡说明此人时间越长… 元老级员工干脆就不用门卡了, 一张脸就够了, 有人会开门的~
所以, 当你下次在研究院看到一个中年男子, 用一根黑乎乎的带子栓着一个发黄的套子, 里面装一个快没了颜色的员工蓝卡的时候, 一定靠边站, 这个不是Director就是VP…
北京这几天-第二十八天
今天工作效率的确底下… 为了Visual Studio折腾了将近一天时间, 工作只好断断续续来做. 拆了两次Visual Studio 2005, Visual Studio 2008 beta2装了两次才装好, 而且每次装和拆都会是将近一小时的煎熬. 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 因为我的舍友博士大哥是今年BBQ的编剧, 所以拉我入伙去演小品. 嘿嘿, 没见过吧, 我将出演一个很变态的角色, 不过词很少很少~ 鉴于秘密性, 这里就不多说啦.
对了, 昨天刚说下雨, 今天北京就下了场暴雨. 忽然一抬头, 满窗都是雨点, 听说东侧那边还漏雨了, 很诡异的, 不是顶层的五层居然哗哗漏雨进来~ 晚上开完会回来已经是将近十点, Xiangwei姐姐还在工作, 不知道她后来怎么回的家, 反正我回洲洋的时候, 短短5分钟路让我淋得够惨, 街上的河水不湿鞋恐怕是没路可走…
北京这几天-第二十七天
今天上午早早起床就准备回北京了. 早晨起来的时候济南又正在下雨, 估计很多人这次下雨会变得很紧张~ 雨中的济南城还是很漂亮的, 从小我就喜欢下雨, 感觉北方的雨和南方的雨太不一样了, 尤其是下雨时候弥漫在空气中的气味, 闻起来很熟悉的气味. 到了上海这种气味就完全没有了, 代之以一种酸酸的味道, 难闻的很. 有人传说是沪西校区下面停尸房的福尔马林的味道, 我不以为然, 然而多年以后对比起南北方下雨的气味的时候, 在上海闻过的那种刺鼻的味道似乎现在还能闻得到. 北京夏天也会下很多雨, 仔细闻闻也有一股熟悉的味道, 只是夹杂了太多太多汽车尾气之类的东西, 能给人带来的愉悦也瞬间全无, 取而代之以无尽的反感. 前几日说到来到北京多日, 却也一点没有感觉到来到了上海之外, 其实想想也不然, 因为一下雨, 鼻子会告诉我, 现在的所处, 已经离家更近了.
井底之蛙, 身在福中不知福. 当前身处济南, 整日想上海北京如何如何, 去了上海, 觉得不如济南, 还有对没怎么深入接触过北京有些许妄想, 今日身处北京, 却感觉更不是那么回事, 总想回济南, 然而回到济南, 不过两天而已就不得已离开. 回首往事, 却惘然若失.
北京这几天-第二十六天
我回家啦. 紧赶慢赶终于在回家之前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 各个项目我这部分进行的算是比较顺利, 其他兄弟那边的进度我还是稍微有点担忧. 周五中午跟Mentor请好假就跑掉了~ 临跑掉之前Microsoft硬件卖的鼠标送到了, 正好拿到手里回家送人~ 跟爸爸回到办事处吃了顿饭, 下午就一起坐上了回家的动车组. 说起来这还是第一次坐动车组的车, 以前想做来着, 所谓想坐是指票都买了. 那时候动车组还不是D打头的, 每天南京和上海之间开行几班, 结果拿着票临上车才发现, 这买的车根本不是传说中的”子弹头”… 还是现在好多了, D开头一定是白白的动车组了. 我的感觉是, 动车组快是挺快的, 因为来回都是提前几分钟到站的, 舒适倒是谈不着, 前后座位之间的距离明显加大了, 坐中国的车终于可以伸开腿了, 空调差了点, 座位左右宽度比较紧, 前后可以调还算可以. 传说中的”自动化”技术充分应用在动车组上, 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浪费. 连冲马桶都只要伸伸手了, 放在指定区域内就能启动冲水的开关, 火车这样的使用密度, 这高级玩意再结实耐用也经不住中国人这多啊~ 看见天坛了嘛? 石头的阶梯都能给踩的锃明发亮, 何况这等电子产品… 还有啊, 走廊里的门都改了自动门了, 旅途中无聊的时候看看来往的乘客经过门的时候千奇百怪的开门动作也倒是件乐事~ 怪不得不装电视呢.
回到我可爱的济南, 前几日一场暴雨把城市冲洗得干干净净, 山上的树都冲干净了, 感觉整个城市色泽鲜艳, 对比度比较高. 到达的这一日天气还不错. 每次回家都有一种新的感觉. 记得第一年大学放假. 从上海回家去, 看到济南的萧条, 想起上海的繁华确实有种觉得济南太差的感觉. 不过渐渐地就能够从济南发现一些上海这些大城市所不具备的素质. 这次进京也是这个感觉, 从上海来到北京, 首先感觉就是脏乱差, 这首都怎么能变成”堵城”和”垃圾城”呢? 渐渐地也能够发现一些北京和上海的不同~ 不是说赞扬北京, 北京站广场那一大片坏地砖实在与首都形象说不过去. 从北京回到济南就感觉济南还是很不错的, 最起码比起从上海回济南的那个落差感觉小. 怪不得济南发展成这个样子, 原来是因为跟北京学的啊~
回家之后的活动俨然变成了”吃饭驱动”的活动, 那日子就是吃完这顿忙活下顿~ 几年前我就发现了, 济南的酒店饭店非常火爆, 每天晚上, 不管五星级大酒店还是街边大排档, 统统统统满满是人, 街上堵车的也多半是赶饭局途中~ 我们家也不例外, 一大家子人忙活一下午做顿饭出来, 其乐融融, 也蛮好玩的. 我的工作, 当然还是擀饺子皮, 这可是咱拿手绝活, 质量高速度快, 一个人能带四个熟练包饺子的人一起包~ 这次慢了点, 只能带三个了. 暑期实习的时候一直会觉得右手手腕非常疼, 可能是鼠标握多了吧, 所以也不敢使劲.
终于吃完饭, 从姥爷家回到家里, 往床上一躺我就想起件事来, 于是乎一声叹息, 唉, 我还是让”第二十五天” 变成一个永久的传奇吧. 若干年之后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对话:
– 你看过”第二十五天”嘛?
– 没有啊, 你看过?
– 我也没有, 可能失传了吧….
北京这几天-第二十四天
解释一下为什么是为了回家奔波的人. 来到北京快一个月了, 还真的一天也没休息过, 也没出去玩过, 最远到了北大, 吃了顿饭就回来了~ 记得刚来的时候Mentor问我能不能处理很多很多事情之类的, 我的回答是越充实越好, 因为我希望这个暑假没有白白度过, 时至今日, 通过这一个月的熟悉与融入, 工作自然是做了不少, 生活确实和很充实. 这次回家, 其实是早就计划好了, 来京之前就计划暑假抽两个周末回家, 7月末一次, 8月末一次. 只不过这次回家抽的时间有点紧, 项目赶得急. 这两天一直说忙, 就是希望以三倍的速度把周末的工作赶出来, 这样回家的话整个进度不会因为我周末不在而耽误.
忍不住我还是想说说和微软员工及优秀实习生共事的事情. 上了大学之后我就很失望, 怎么来上大学的学生水平这么低呢. 后来疑惑变成肯定, 再就变成熟视无睹了. 关键的事情养成了经常检查的习惯, 这样才会保证几个人的合作能够把一件大事做成. 来到微软后与微软员工共事找到了高中时候的感觉, 只要自己能够做好自己这端的工作, 提出接口, 负责另一端的人一定也能够把另一端做的很好. 我才来这段时间, 就遇到两次这样的实例, 每次联调都非常顺畅, 感觉就是一个字: 爽~
今天深入了解了一下我们Cube的东北大哥, 原来人家是前两天浪潮组织的中国象棋人机大战的主要成员, 负责后面程序设计实现, 据说下棋的时候就是替电脑移动棋的那个呢. 强人啊. 藏龙卧虎.
北京这几天-第二十三天
今天晚上Adnan庆功带大家出去吃饭~ 口福居火锅城, 七个人浩浩荡荡冲进去吃饭~ 饭间我一直寻思的问题终于出现: Adnan想要知道我blog中到底写了什么.. 尤其是发给他的那封邮件里的那一段话内容, 于是乎Min姐姐和我一起把那段内容翻译给他听… Adnan纠正我到: PM的职责不止是像我写的那样控制项目的进度和完成时间,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Feeding people…
不写了, 太忙了, 为了回家而奔波的人啊.